早於西元347年,中國已開始勘探和開採油井,是世界上最早從事原油探索的國家。當時的油井挖掘深度達到800英尺(244米),地下的油由竹管吸出地面,作為燃料,用於蒸發塩水,以取得鹽。到了10世紀,中國境內已廣泛利用竹管來連接油井與鹽礦。在中國的歷史文獻中,有許多關於利用天然氣來發光和取暖的記錄。
今天,石油已成為現代生活的一部分,90%的交通工具燃料都是油。在美國,40%的能源來自石油,雖然發電的責任已逐步減少,只占2%。石油作為一種能夠攜帶、高密度的能源資源,已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商品之一。
隨著中國經濟迅猛發展,中國也成為第二大石油消耗國,每天消耗高達1,016,088立方米。2006年,中國進口的原油達到1.4億公噸,比2005年增加10.2%。有關部門估計,中國國內油生產能力有限,日後油供應會越來越依賴進口。為了適應這一形勢的發展,中國政府於2006年年底大幅降低油進口關稅,並開放國內市場,減低進口油的成本。自此,外資可以投資中國原油和煉油批發市場,徹底以往由國家包攬油批發生意的局面,打破油批發的壟斷經營。分析家認為,油批發市場的開放,將進一步推高中國的石油進口量。
為把握這一商機,英國海皇石油(香港)有限公司與多家中東的原油供應商達成合作協定,為中國市場提供原油。直到2008年年底,本公司已與多家中國企業簽定協議,每月將提供20萬公噸的原油,直接由中東地區港口通過油輪付運到中國港口。